檢驗科普——嬰幼兒糞便化驗標本應(yīng)如何正確留取

              來源:安康市婦幼保健院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瀏覽次數(shù):14113次

              糞便檢查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檢驗項目,糞便常規(guī)檢驗也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三大常規(guī)檢驗之一,主要用于腸道疾病的診斷,了解腸道有無炎癥、感染、出血、腫瘤等,了解胃腸道和肝膽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檢查腸道致病菌,可協(xié)助診斷腸道傳染病和分析有無菌群失調(diào)等,其檢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一是糞便的顏色、性狀的檢查,二是糞便的化學檢查,三是糞便的顯微鏡形態(tài)學檢查,主要檢查糞便中有無病理成分,如白細胞、膿細胞、紅細胞、巨噬細胞、上皮細胞、食物殘渣、脂肪球、淀粉物質(zhì)、結(jié)晶、寄生蟲卵、腸道原蟲、細菌等各種形態(tài)學檢查,四是微生物病原學檢查,如腸道病毒檢查及細菌培養(yǎng)等。

              圖片1.jpg

              圖片2.jpg

              糞便標本的正確采集與運送,可直接影響檢驗結(jié)果的可靠程度,對于最大限度發(fā)現(xiàn)異常,避免漏檢漏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一些嬰幼兒患者,由于無自主行為,糞便標本的留取要由家長來完成,嬰幼兒糞便留取過程有一定難度,要求家長必須耐心、細致,臨床上嬰幼兒糞便標本留取不合格現(xiàn)象較為普遍,如使用有吸水性的容器(尿不濕等)留取,使糞便中的病理有形成分吸附而不能檢出,糞便中混有尿液,污水、灰塵雜質(zhì)等情況會使糞便中的有形成分破壞或者難以辨認,送檢時未選用含有血、黏液、膿等病理成分的糞便送檢,留取后送檢時間過長等等一些不合格現(xiàn)象,都會嚴重影響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

              圖片3.jpg

              因此糞便標本的正確采集與送檢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要采集新鮮糞便,盛于潔凈、干燥、無吸水性的容器當中,嬰幼兒在采集困難時,可在尿不濕等臀墊內(nèi)加墊一層塑料紙,防止被吸附,同時要注意不能有尿液混入。

              2、對于收集到的糞便標本可用干凈竹簽挑取含有血、黏液、膿性等病理成分的糞便約指頭大小的量盛裝到干凈無吸水性的容器送檢。

              3、用化學法做隱血試驗時、還要避免飲食和藥物的干擾。

              4、在做寄生蟲檢查時,應(yīng)在醫(yī)務(wù)人員指導下根據(jù)需要可能要留取全部糞便或部分糞便。

              5、采集后的糞便不能放置時間過長,一般在1小時內(nèi)送檢。

              6、進行細菌學檢查時,糞便標本應(yīng)收集在無菌容器內(nèi)。


              撰稿:蔣永悟? ? 審核:陳軍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中文字幕人妻第一区,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精品久久伊人AV